[转载]一篇关于中国的房地产和经济的文章。
[已不知出处,某群内讨论所剪切的文章]要想弄明白中国的房地产迷局,了解经济学确实是基础。
先给个提纲:
首先是分税制,先去了解下这个。分税制是地方政府贫困的主要原因,在房地产行业兴起前,大多数地方政府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么富裕的。而房地产的兴起,让卖地成了地方政府最大的收入来源。这是各级地方政府,几乎从来不说打击房地产泡沫的原因(中央政府说),地方政府一般都说要保持房地产行业健康稳步发展。
那么中央政府的政策是什么呢?一方面,房地产过热,造成了民怨沸腾,尤其是拆迁问题造成了大量的上访。中央政府有很大的管理压力。另一方面,因为地方政府现在不是中央政府养着的了(卖地在养),所以,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权威和影响力都在下降,尤其是如果真的把房地产打下去,地方政府的收入哪里来,中央政府是提供不了的,所以它也做不了主了。中央政府的唯一希望就是各地悠着点,别搞出来那么多群体事件,别卖的太快,留点余地。但是实际上各级地方政府,并不真的拥有那些土地,一旦下台,土地就是下届政府的,所以这实际上是一个公地矛盾,他们不可能悠着来,当然是着急卖出去,而且这里面的利益非常惊人。你想我要是在一个10亿的地块上做手脚,你作为收益的开发商给我个1000万不过分吧(个人和地方政府都得利,你以为官员是傻子么?)?所以不仅不会悠着点,而且还会乱改土地用途等等方式来加快卖地。
从个人经济上,中国政府一向鼓吹两个谬论,一个是中国人爱存钱,一个是要拉动内需。
中国人为什么爱存钱?因为经济不稳定,生活风险巨大,以我父母为例,工作30年,每个月都做大量的储蓄。但是经过通货膨胀,其实存款效果很差(这里不展开了),他们一生也就存下来了20来万的样子。如果我买房需要首付20万(在北京这种美事儿早就不存在了),他们给我。然后你就发现,一代人,奋斗一生的财富就被收归房地产和地方政府所有了,然后我还欠债40万。都这样了,您还敢说我们中国人爱存钱呢?一旦房价下跌到20万,而我又失业,不能还贷款的话,银行会收走我的房子,只算20万,这样我虽然花了20万首付,还了很多月的月供,但是我还会失去房子,而且还欠银行20万(这帐大家看得明白么?不难吧?)。这不是天方夜谭,如果你不信,可以问问香港人,这叫负资产。你也可以了解下wiki。 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八萬五建屋計劃 这也可以让你知道为什么很多香港人恨董建华。
拉动内需,本无错。问题是谁没有需?不用你拉动,我每天都要去吃饭,我要买新衣服,我要去玩。
看亚当斯密的《国富论》,你就知道怎么拉动内需,17xx年,英国人就知道怎么拉动内需了。怎么拉动,很简单,自由经济。国富论都不用看完,第一章就受益终身。斯密说,分工体现了生产力。为什么会有分工?为什么远古小农村没有分工?为什么那时候每个人自己做衣服,做锄头,自己种米,自己养猪?很简单,因为没有足够的市场,没有足够的交换。没有足够的市场,没有足够的交换,你就必须做一切满足你生活所需的事情。有了好的市场,你擅于养猪,你就多养猪,因为可以卖掉,换来钱,换你不善于种的大米。那么什么是决定市场大小的东西?是路,没有路的时候,我们的生活范围小,参与交换的人少,市场就小。市场大了,人们各种需求都会有人提供,有人购买,这样分工就演进了,分工演进了,生产效率就提高了。生产效率提高了,单位时间产出的一切就多了,人们自然就可以消费更多,自然就更加的幸福。
前面的路可以略微延伸一点,看作所有交易的成本。也就是说,你降低交易的成本,就会产生更多的交易,就会满足人们原来无法被满足的需求(不幸福的根源啊,有需求,但是不被满足),内需不就拉动了么?
我们的政府也知道内需上来经济才能上来,但是他们做的事情是拉动内需的么?他们修路,这很好,但是收过路费,即使过路费已经数倍于之前声称的修路成本(这其实是变相征税),他们大搞地方保护主义,等等。
房地产更是,房地产表面上是巨大拉动内需,实则不然。一来,房地产利益链条太短,你花100万买房子,收益的只有房地产商,地方政府等等,很少人。而这些人,会把钱存到海外去。实际上这不是内需,而是财富外流。二来,你买了房子,就压制了你原有的一切需求。你不爱出去吃饭了,你不爱买新衣服了。因为你减少了这些内需,造成很多人的收入减少。
至于打击屯地,我懒得讨论,一来不知道力度,如果高的话,多半是想收回来再卖一次,现在地价飞涨,收回来再卖一次,比让房地产商挣这个差额过瘾多了。如果不高的话,那就是舆论手段而已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