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加入计匠网
搜索
热搜: BIOS ACPI CPU Windows
查看: 6502|回复: 1

[转载]推荐《墓碑》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8-10-16 13:42:5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转自: http://www.bullog.cn/blogs/siyi/archives/190387.aspx?cid=707214

墓碑pdf版地址:
http://www.rayfile.com/zh-cn/fil ... -ba65-0014221b798a/

墓碑txt版地址:
http://www.rayfile.com/zh-cn/fil ... -a6cc-0014221b798a/

关于1958-1962年中国的大饥荒(俗称“三年自然灾害”),我们这个年纪的人知道得并不多。少年时代,常听老头子讲一些当时的情形:一个人走在他前面,走着走着就倒下去,饿死了;有个农村同学,暑假回家一看,全家都饿死了,就剩他一人;中学尚能勉强保障学生的基本食物,每月每人发一钱油(平时菜里都不放油),一领到,他们当场就“咕儿”一声喝了……



小时候我们当笑话听,再大点就知道这绝对不是笑话。我曾找过一些相关文章来看,但全面、深刻、可信地记录、剖析“三年自然灾害”的作品,则未能见到,直到近日读到杨 继 绳先生的《墓碑》。



作者的父亲在1959年饿死,作者本人后来在新华社任职,也亲历过“八9”,由他来写“三年自然灾害”的报告,再合适不过。



他自述动机:“墓碑是凝固的记忆。人类的记忆是国家和民族赖以进步的阶梯,是人类航程前进的路标。我们不仅要记住美好,也要记住罪恶,不仅要记住光明,也要记住黑暗。极权制度下的当权者隐恶扬善,文过饰非,强制地抹去人们对人祸、对黑暗、对罪恶的记忆。因此,中国人常犯历史健忘症,这是权力强制造成的健忘症。我立的这块墓碑恰恰是让人们记住人祸、黑暗和罪恶,是为了今后远离人祸、黑暗和罪恶。”



他实录悲剧:“1999年秋,我到信阳淮滨县防胡乡高油坊了解当年情况。70多岁的农民余文海把我领到村外一块麦地边,他指着麦地中间的几棵树对我说:那长树的地方原来是一个大坑,上百具尸体就成堆的埋在那里……死亡前的饥饿比死亡更恐怖。玉米心吃光了,野菜吃光了,树皮吃光了,鸟粪、老鼠、棉絮都用来填肚子。在挖观音土的地方,饥民们一边挖,一边大把大把地往自己嘴里塞着观音土。死人的尸体,外来的饥民,甚至自己的亲人,都成了充饥的食品。”



他抨击谎言:“在当时及以后的几十年中,中国的一切书刊、报纸,一切官方文件,都极力回避和掩盖这一大规模的人类悲剧。各级干部对饿死人的事也是三缄其口。对饿死人数的统计,各级干部弄虚作假,千方百计缩小死亡数字。为了永远掩盖这一事实,当局还下令销毁各省报上来的人口减少数千万的资料……为了扭转世界舆论,中国政府邀请了一些‘友好人士’来华访问,希望借他们的笔‘澄清事实真相’。对这些来华访问的人士,中国政府作了极其周密的准备,精心安排了各种行程,包括访问地点、接触人员以及接待外宾的台词等等。外宾访问时,与老百姓高度隔离,有的地方有意布置丰衣足食的假象。当时任新华社国内部副主任的方实,曾经承担过陪外宾到安徽考察的任务。在他85岁的时候,曾向我谈起安徽省委如何欺骗外宾的情况……英国记者格林(Felix Greene)在他1965年那本谈中国的名著《无知的帷幕》(A Curtain of Ignorance)中说,1960年他走遍严格实施粮食配给的中国,却没看见大量挨饿的事。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美国记者埃德加.斯诺也是受骗后再骗别人的外宾之一。这些外宾的文章又被新华社翻译过来,成为‘出口转内销售’的产品,在《参考消息》和《参考资料》上发表,作为统一思想,压制国内的不同看法的工具。”



他分析根源:“在通常情况下,如果遇到饥荒,或者得到外界的救助,或者外出逃荒。但是,在当时的制度下,农民没有求助和外出逃荒的权利。各级政府千方百计地对外封锁饥饿的消息。公安局控制了所有的邮局,向外面发出的信件一律扣留。中共信阳地委让邮局扣了12000多封向外求助的信。为了不让外出逃荒的饥民走漏消息,在村口封锁,不准外逃。对已经外逃的饥民则以‘盲流’的罪名游街、拷打或其它惩罚……在任何情况下,多数人是服从制度的,反制度的只是个别的例外,反制度者通常会被制度所粉碎。在既定的政治制度面前,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。制度是一个‘范’,即浇铸铸件的模型。不管怎么样坚硬的金属,只要融化成液体注入这个模型里,出来都是一个样子。不管什么人进入极权制度这个模型,出来都是两个背靠背的连体人:专制者和奴隶的连体,即在下级面前是专制者,在上级面前是奴隶。毛泽东是这个模型的制造者之一(严格说来他是专制模型的继承者和发展者),他自己也要受制于这个模型。在这个制度框架中,毛泽东行为有其自觉性也有他的无奈。任何人无力与这个制度抗争,毛泽东也不例外。他虽然较早地发现了1958年的问题,也下达过种种纠正的指示,但无济于事”。



他并且呼吁:“中国应在一切饿死人密集的县份(如信阳,通渭,罗定,亳州,凤阳,遵义,金沙,郫县,荣县,丰都,大邑,馆陶,济宁等等),在饿死人最多的四川、安徽、贵州、河南、山东、甘肃、青海等省的省会城市,以及在天安门广场,建立大饥荒纪念碑。这些纪念碑不仅纪念亡灵,也是让人们永远记住这场灾难,从中吸取教训,让悲剧不再重演”。



我所摘录的只是《墓碑.前言》中的一些段落,若通读全书,相信任何一个有思考能力,有悲悯之心的人,都会窒息成一座青铜像。



这样的书在大陆当然是不可能出版的,而且一定会被封杀。幸好,我们还有网络。而自由、共享,恰恰是网络精神的核心。牛博网友“毒谷”下载了此书的电子版,并乐意与他人分享,他的邮箱:hzj8527159@163.com



让我们用传播、阅读此书的方式,纪念于50年前拉开序幕的那场大灾难中的3600万名死者。
发表于 2008-10-16 14:18:26 | 显示全部楼层
在家里也听长辈们说起过,余华的小说里面也有描写当时的生活,<许三观卖血记>..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加入计匠网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计匠网

GMT+8, 2024-11-15 18:24 , Processed in 0.025623 second(s), 17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